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6月18日 风云变幻莫测

最近的生活一直都很魔幻甚至是depressing, 除了持续的疫情和阵发性的骚乱,还有为了大选的各种谎言和游行。西雅图市中心的警察局人去楼空,被无政府主义的示威者占领,并且成立了人民公社,名为CHAZ.  ( capital hill autonomous zone ) 亚特兰大的警察又击毙了一名黑人,此人酒驾后对抗警察,随后抢走警察的电棒试图袭警,警察果断出手。结果黑人市长立刻开除了白人警察,然后以谋杀罪起诉警察。亚特兰大再次起火。悲观的说“政治凌驾于法律之上” 每天以掉下巴的状态见证着历史。

为何精英主义政治逐渐走向乌合之众的民粹主义?我想信息时代的发展,自媒体的爆炸给了人们这种可能。我们看起来越来越平等,实际上那不过是幻觉。我们拥有的越多我们失去的越沉重。

Ayn Rand 在《源泉》中指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有三个特点,ask for nothing(无所求)、expect nothing(无所期待)、depend on nothing(无所依赖) 再看看西雅图号称的自治区CHAZ 完全像在第三世界,一片混乱,连食物也依赖于外界的捐赠。福克斯电视台形容那里如儿童的游戏。一个记者采访那里的一个黑人女孩:你们的目标是什么?女孩回答:砸烂旧世界!烧毁一切。记者说:然后呢?女孩回答:这个我不知道......

晚饭后看到群里有人说: Education's purpose is to replace an empty mind with an open one, ,打开一个fortune cookie,里边的一句话是“Education is not to fill a well but to light a fire” 然而似乎信息时代的教育让我们越来越偏执,每个人抱定内心的小宇宙,坚决对抗他人的声音。

6月20日 医院充满温情

由于疫情必须保持社交距离,和同事也很少联络。近日科室秘书问大家可否把多余的假日捐献给同事D。我们医院捐款捐物还能捐假日。比如我一年有至少6周的带薪假日。通常我都用不完. 剩下的假日可以卖给医院,或者捐给他人。D平时对人非常诚恳,身高1.9米,经常跑马拉松,结婚多年,他和妻子养了五只豚鼠,没有孩子。我从来没问过他为何没有孩子,因为科室里大多数人都没有。科里的G年轻时娶了大他12岁的同事,现在离异,年轻貌美的女助理B本来看上了一个墨西哥小伙儿,可是那个小伙迟迟不肯表态,B一怒之下分手,一个月后和她的闺蜜结婚了。俩人买了两管精子,说好了今年她闺蜜生孩子,明年她生。若按照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科室里的人都不合标准。D突然要大家donate 假日,我就想他肯定不会是妻子生孩子吧?我立刻留言给他,结果出人意料:“  I just donated my kidney to a young patient ” “ what???” 我睁大了双眼都不敢相信。D 居然给病人捐赠了他的肾脏。

我时常觉得美国人比较自私,比如我的同事F 给他老婆圣诞节买几件衣服都要不断抱怨,和老婆都要AA,平日涨工资时和老板一定磨破嘴皮能争的必争。然而D由于同情病人把自己的肾脏捐赠了,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或许最多可以donate blood, 给患者donate kidney 绝无可能。我实习的时候,我的老师Chip 曾把他的一个肾脏捐给他父亲已经让我惊讶不已。所以在了解一个新的文化时我们对人对事不应轻易下判断,有时看似自私的表面下藏着一颗柔软的心。

我立刻捐赠了我所有的假日给他——以表示我多么跪拜高尚的灵魂。

6月23日 时局步步惊心

早晨一起床就看到家门口的马路上站了一堆人,手里举着Black Lives Matter 的牌子。北卡夏洛特的一个街区黑人集会庆祝他们的节日Juneteenth,当晚有人机枪扫射,多名死亡。

纽约老罗斯福总统的铜像马上将被移除,坐落在华盛顿的林肯铜像不知能否安全。解放黑奴的林肯永远不会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我们市中心的雕塑被逐一拆除。为了缓和种族矛盾,北卡州立大学的丹尼斯大楼 马上改名,因为丹尼斯100年前是白人至上主义。不少中学开始改名字,耶鲁大学也在考虑之中。支持左派的华人认为这是火烧赵家楼,相当于五四青年运动,支持右派的人认为这是拆除孔子庙,文化革命的节奏。

福克斯的Tucker Carlson 说:为何我们辛辛苦苦把孩子送到大学,我们的教育培养了一群暴徒,以双重标准来对待我们。

特朗普的rally 在体育馆内举行。近一万人基本不戴口罩,看这气氛如郭德纲的脱口秀和观众热烈互动。

副总统彭斯被电视主持人诱导说 black Lives Matter , 彭斯拒绝说,回答 All Lives Matter. 媒体大做文章。左右双方毫不相让。

CNN 每天指责特朗普的竞选集会增加了新冠发病的几率,白宫年轻的女发言人马上反驳街上的游行示威为何不相提并论?北卡的新冠阳性总算已经超过5万,每天增长1-2千的速度仍在冲顶。眼看医院的空床率越来越低,北卡左派的州长沉不住气,要求大家出门必须戴口罩,右派马上在网上号召烧毁口罩,还我自由。

加州一夜之间通过的ACA5 法案让黑人可以更容易的进入大学,连印度人也开始小心翼翼的反对:why discrimination against me? 曾经一个印度学生申请了几次医学院未被录取,后来他换了名字,剃了光头,号称是黑人,结果各大名校伸出了橄榄枝,可见种族歧视的解决方式不过是转嫁矛盾。

朋友问我支持左派还是右派,我沉默了半天,想起了Ayn Rand的 那句话:There are two sides to every issue: one side is right and the other is wrong, but the middle is always evil。

6月24日 答疑老友:在美生活感悟

老友问:在美生活感觉如何?我简答如下:

在美国多愁善感的人比较少,充满自信的人相对多一些。大多数西方人找对象找的是soulmate, 对于漂亮的定义是多元的。任何人都无需自卑,可以最大限度的张扬自己。出演《疯狂的亚洲富豪》的女主角并不漂亮,但是她喜欢表演就可以表演。最近有个美国电影《真心半解》。导演伍丝薇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她在微软工作多年,突然想做编剧,后来就做了编剧兼导演。我想现在国内的环境或许也提供了诸多可能。

另外不少周围的人喜欢有深度的思考,而不单单是比谁的钱更多,谁更成功。这样每个人可以做自己。而不必过度承受外界的压力。

对于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人,如果中国文化太深厚了,会有一点剥离的痛苦。比如我昨晚听了房东的猫组合唱的《春风十里》突然想起了北京的二环路,武汉的轮渡,很难与他人共情。再比如刘瑜说:若给美好的人生一个定义就是惬意,若给惬意一个定义就是三五知己 谈笑风生。 这样在美国比较难于实现美好人生。在西方文化下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内心笃定。

所以出来的纯粹理性的理工男女或许更适应生存。但是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如果强迫自己适应,最终发现自己也会改变很多,改变之后会很欣慰,因为依赖于他人的惬意有时也会变得狰狞。真正的自由是不能依赖任何人的。若不能实现自由就很难获得自信。

国人若不能拥抱孤独,不容易出来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哲学家。这些人必须享受孤独。当然话说回来,再接地气一点,咱都是凡人。如果新冠一直持续下去,你就让孩子在国内安全的生活吧。如果新冠明年控制住了,美国的政策还没有更疯狂,那就出来体验一下。反正人生不过是经历一场。

6月25日 教育充满风险

今天看了一则漫画:一个大学生对父母说:you are unconsciously racist, 父亲说: I paid 200k for that insult.  我国内的同学说没有看懂这个漫画。突然意识到任何笑话都和文化相连接。意思是父母付了20万美金把孩子送入名校学习,孩子在大学学会了圣母心,开始居高临下的教训父母,认为父母下意识的歧视他人。目前的美国各大名校都很左倾。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家庭把孩子想方设法送进了名校,孩子都开始左倾。没有真正体验过社会的孩子们也许一旦加入左派,一定觉得自己可以马上拯救人类。教训检举揭发父母成了时尚之举。

我的好友Z, 也是一代移民,好不容易把唯一的儿子送到哈佛大学。孩子上了一年回来说,人类社会现在人口膨胀,他为了人类从自身做起,不会成立家庭。他look down 父母的境界,并且劝父母把唯一的房子捐给穷人。从此便很少回家。最近炒的沸沸扬扬的耶鲁女孩写的公开信要求亚裔支持黑人,她要唤醒并拯救亚裔,一时间各种争论,甚嚣尘上。更有甚者,得克萨斯州的一名华二代要把华人的微信公开,“ 根除华人种族主义的毒瘤” 当然这些不代表全部的亚裔二代。但是多少让那些不顾一切为了儿女的一代移民有些茫然和寒心。

大多数亚裔自己吃苦耐劳却生怕孩子受苦。大多数二代没有去真正体验过贫穷的滋味,还没来得及看清真实的人生就直接进入了名校,忽然反过来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我们一方面坚决反对ACA5法案,为孩子上名校拼命,一方面孩子在名校支持ACA5支持黑人,这是不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我们是不是太在意安全感,太在意一帆风顺?还不如释怀一些,早早让他们去餐馆打工,去非洲旅行,认识真实的世界,什么是贫穷,什么才是革命。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是否也可以多一些包容,他们未必要思路和我们相同。我们也不需要一脉相承。

我们几百年一成不变的教育没能推出一个亚裔总统,甚至也没有任何一个亚裔的感召力像马丁路德金,印度人成了各个公司的CEO,犹太人成为华尔街的精英,非裔都成了市长和总统。我们也就是多了几个律师和医生。 我们是否太短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育人”, 而我们却日日在“推藤” ......


6月26日 敢问路在何方

全美新冠阳性病例昨日增加4万,今日增加4万4千,单单佛州增加近9000,德州和加州也日增超过5000.北卡日增超过1600,一个自由的国度在为自己的自由买单。UNC 大学8/10即将开学。中学还在讨论怎样开学。

记得德州的州长当时第一个宣布开放经济,“宁可牺牲一些老年人包括我自己来换取经济的繁荣” 昨日不得不宣布从新关闭酒吧,放慢开发步伐。因为医院已经住满。一位名人在网上说:我宁死也不戴口罩。下面的留言写道:这些愚蠢的人不该到医院接受治疗。

福克斯的Tucker Carlson 向特朗普喊话:连任充满挑战,一定要强硬,软弱只能失去两边的人群。拜登颤颤巍巍的说:我会建议戴口罩,美国已经死了1.2亿人.....拜登的记忆力马上又成为话题。

突然想起了我曾有过一个病人S,18岁酒后驾车,这个病人在高速上冲撞了一辆正常行驶的商务车,里面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车祸后,妈妈和孩子全部身亡。这位肇事者被送到医院,多处骨折,颜面部变形。被撞司机的丈夫L 来医院的时候几乎崩溃。事发不久L 带了一个律师开始搜集材料。肇事病人S由于伤势严重,半年才康复。L和他的律师每次来的时候,我都能读出他眼睛里的悲伤和怒火。但是他说话仍然非常平静,而不会intimidating, 他没有了家庭,来等待S好转接受惩罚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但是终于等到了最后一天,S可以出院了,L 早早来到了医院,发现这时的 S 只有一只耳朵,眼睑周围深深的瘢痕,面部烧伤的印记,还有极度消瘦的体型。L 瞬间眼眶湿润,匆匆和我握了手,然后对律师说:撤诉吧,God已经惩罚了他。他已经非常不幸了……

人是何等简单而复杂。美国所发生的一切让我有神经错乱的感觉。朋友对我说:放心, 我对美国有信心,美国人民一定会追求正义的。我们到底怎样定义正义? 看了谍战片《父亲的身份》,陈建斌饰演的共产党员和俞飞鸿饰演国民党军官都坚信自己为正义而战。美国民众现在天天喊着justice, 很多人同情警察,手表公司egard watch 拍了一个宣传短片,支持警察,一夜之间手表脱销,人们觉得他们代表了正义。而示威者怒喊justice, 恨不得立刻解散警察局。他们为了心中的正义,火烧了城区。若想谈正义,我们是否先应有共情,我们若不走进他人的世界,怎能理解他人内心的疼痛。L 失去了整个家庭最终却放弃了对S的起诉,至少他那一片刻与S共情了。

也许这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正义和绝对的公平。我们所要寻求的只能是平衡与宽容。国内种族的融合,国与国利益的相争,极端的民粹主义种族主义恐怕只能拔刀相见,我们也许未必在等待这样的正义,以及决斗带来的所谓公平。我们如果能够寻求某种共情,达到某种平衡,或许就像《清平乐》里那句台词:我所做的不过是维持朝堂的平衡,带给百姓的安宁。

 

 

 

 

话题:



0

推荐

叶秋

叶秋

12篇文章 1年前更新

现住北卡教堂山,在北卡大学医院(UNC hospital)工作。2001出国前在北京做外科医生。

文章